3月25日,楚湘建工集团与湖南大学矿用机器人应用技术研讨会在公司五楼会议室举行。
会上,楚湘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瑞虎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情况和在矿山托管、矿山建设方面的突出优势,以及在项目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痛点”问题,希望可以借助矿用机器人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邓露介绍,建造机器人的诞生,正是为了让人脱离“危、繁、脏、重”的工作环境。机器人具有视觉功能强、不知疲倦、连续重复作业的优点,其机械臂可像人手一般灵活,适应于流水线式的作业场景,可实现自主思考和作业。“我们学院设计的钢筋绑扎机器人、钢筋焊接机器人、预制轨枕检测机器人、箱梁内部检测机器人等,适应于各种强度大、风险大的工作场景,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升。”
研讨中,楚湘建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冯责制提出,煤矿的综采特点是:施工环境封闭,有粉尘,比较潮湿,煤层并非一成不变等,希望机器人能解决一些工艺上的难题,在AI场景的应用和识别上下功夫。
整场研讨会气氛融洽,在了解到楚湘建工在实用场景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后,双方达成共识,将组成研讨小组,深入一线调查,借助机器人的“眼手”,实打实解决工程推进中的难题,用科技为矿山行业智能化转型发展赋能。